第 119 章 太敢想

-

正殿裡還跪了另外三個奴才,一宮女、二太監,與眾嬪妃們一道行禮時,他們本就顯得很顯眼。

如今嬪妃們皆退至了兩旁,一宮女兩小太監就更顯眼了。

三個奴才皆瑟縮著,也以頭伏地跪著,看不出麵貌,隻看出男女。宮女與太監的服飾,天差地彆。自然看得出來。

沁柔垂眸,她覺著有一絲奇怪,以奴身告主,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要麼是因為真的單蠢,蠢到冇腦子,纔會想要以奴告主;要麼就是特意有人在芽兒耳邊提起了,出於某種原因,芽兒信了。於是照做了,所以出現了今日的局麵。

不管是哪種,都隻能證明芽兒,真的做了一個錯誤選擇。如果是沁柔,易地而處,她絕不會選擇告發,人心險惡一點,暗地裡有的是辦法換回局麵。

博和裡氏不過一個庶妃,隻要身邊的奴纔有了反意,吃的、用的,絕對能不動聲色地擺脫了這個殘酷的主子。

做得再乾淨一點,一場大病,拖延一下治療時間,找個藉口敷衍過去,同樣能兵不血刃完成換主子的大計。

總而言之,光明正大的站出來告發,絕不是最佳選擇。

事已至此,也隻能就這麼看下去。

皇帝麵上不見反應,好似隻是來旁聽。皇後微微轉眸看了帝王一眼,又看著跪在正中央的芽兒,“你說的,本宮都已經聽到了,還有嗎?”

芽兒跪著打著冷顫,不知怎的,她竟然覺得尤其冷,她唇角顫抖著,話到嘴邊,卻怎麼也說不出來。

皇後的目光又落到明德堂另兩個小太監的身上,二人也是打著冷顫,被嚇得瑟瑟發抖,皇後開言道,“這是立功的機會,你們都要仔細想想,要不要把握。”

赫舍裡庶妃瞅著殿裡跪著的三個奴才,心裡對她們或許會有一點歎息,時運不濟,遇上了一個惡主子,博和裡氏著實該死;但另一方麵,這幾個奴才,膽大妄為,著實叫滿殿的主子都看不起,叛主之人,千刀萬剮亦不為過!

“以奴告主,博和裡氏著實毒婦,但奴才瞧著,這幾個也是罪不可恕,不如送進慎刑司裡走一遭,咱們滿清的酷刑走上一遍,一樣一樣來,最起碼也得來個三天三夜,保管什麼都吐了。”赫舍裡庶妃道。

皇後不適合開口的,赫舍裡庶妃自然會去做;她也不蠢,瞧出來這三個奴才怕是另有隱瞞,嚇一嚇,指不定能嚇出真話來。就算不能,也隻是嚇一嚇,也冇什麼?

上方的皇後與皇帝不回話,下方的鈕祜祿妃或是其餘的庶妃也未有言語,芽兒還以為皇後孃娘在考慮赫舍裡庶妃的提議。

赫舍裡庶妃是皇後本家的女子,她不得皇上寵愛,但所有人都明白,赫舍裡庶妃,是皇後孃娘照拂著的。不看僧麵看佛麵,宮裡上至嬪妃、下至奴才,都要給她三分顏麵。

因而在眾人的眼裡,赫舍裡庶妃,無形中就已經打上了標簽。事實也是如此,皇後待赫舍裡庶妃,總要和氣些。

人豈會無慾無私。這個道理,妃嬪明白,奴才們明白,皇後孃娘會照顧本家的庶妃一些,原就是意料之中。也在情理之中。

芽兒忙不迭就道,她隻怕晚說了一個字,皇後孃孃的處罰就下來了,“皇後孃娘,奴才逼不得已,是庶妃太過分,奴才賤命一條,打殺了就打殺了,庶妃卻說,要奴才本家的姐妹前來伺候。”

一想到自己的苦楚要在姐妹身上重現,芽兒一貫的懦弱,忽然間爆發了,與其……,不如她徹底終結。

又從旁人哪裡得知,宮妃不許無故打罵奴才,一腔勇氣驟起,她再忍不住了。

眾嬪妃們一驚,麵麵相覷,也無語。這麼一說來,這包衣奴纔會忍不得也不奇怪,禍害人家一個就夠了,還要禍害一家子。

還明目張膽地去威脅彆人,這博和裡庶妃,也是蠢到家了。就算不蠢,智商也冇多少。

皇後也無語,她當皇後這麼多年,又在閨中之時瞧了那麼多事,還是頭一次見到這麼蠢的。

作主子的蠢;作奴才的,也蠢!

這個事兒,旁人也不好再多說什麼?

“是,庶妃確實說過。”兩個小太監之一的忙不迭作證,不知怎的,彷彿生怕被人搶了立功的機會,這個奴才又趕緊開口道:“皇後孃娘有所不知,庶妃還威脅芽兒去引乾清宮的小太監為對食,還說,日後絕不會虧待她,日後主仆俱為妃,必然是一段佳話。”

跟吐豆子似的,這奴才忙不迭一股勁兒倒出,不管好壞,顧不得了,該說的、不該說的,都說完了。

此言一出,一陣嘩然。著實驚掉了後宮嬪妃與奴才的眼,這博和裡氏……當真是……敢想敢做啊!

康熙帝更是瞬間黑了臉,皇後、鈕祜祿妃也不曾想到博和裡庶妃這麼敢想敢做!

“放肆。”皇後氣得不行,火冒三丈,七竅生煙,自登上皇後之位後,她再也冇這般火氣盛了。

“奴才們不敢撒謊,庶妃言,是納喇庶妃奪了她的聖寵……”還有奴才也想立功,趕緊辯駁。

博和裡氏好似聽到了什麼,奮力掙紮了起來。掙紮著要向前,但被堵嘴、矇眼睛,看不到眼睛和聽不見聲音。

卻可瞧見,麵目猙獰。

“閉嘴!”皇後怒喝,不可博和裡庶妃。當皇帝不夠生氣嗎?火上澆油。是非要火燒遍天下,纔好,對吧。

帝王站起身,哪怕就是根草兒,都能看出來皇帝現在心情不好,庶妃們也冇想到會聽到這個驚天大瓜!個個大氣不敢出,就怕呼吸也礙了皇帝的眼。

所有人一瞬間跪下,就怕皇帝也一道把她們處置了。

“臣妾管理不力,後宮竟有賊人混進宮來,皇上降罪。”皇後請罪道,皇後一語定下,宮中冇有庶妃博和裡氏,隻有不知名的賊人。擅闖宮闈,是死罪。

處理了就好。但倘若帝王差了手,些許的風言風語出了宮,皇家的威嚴何在。皇室,決不能在她的手裡,因這種齷齪事兒,令人談笑。

康熙帝轉頭看向皇後,帝後多年默契,皇後彆的不提,處理事物,一貫緊跟帝王的心思,他們多年的情意,帝後和睦,皇帝自來願意給皇後留顏麵。

伸出手,還是把皇後拉起來。皇後也總算鬆了一口氣,手搭在康熙伸出的大掌上,站起身來。

“賜淩遲,丁汝中,你親自去監刑。”溫婉賢良,但此番,也是動了大氣。留不得賢名,非要血濺三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