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望霞峰

原來,陳水生一家人原本並不是如此冷清的。

陳家世代以釀酒為生,陳水生的爺爺便釀得一手極好的桃花釀,後來陳水生的爺爺去世,手藝便由陳水生的父親繼承。

最開始他們一家人並不是住在這裡的,因為巫山盛產桃花,初春時節,漫山遍野的桃花盛開,盛名遠播,陳水生的父親這才舉家遷到此處。

變故也是從那時候開始的。

巫山地處蜀地,沿江而生。

江流明澈如鏡,綠帶千裡;沿岸層巒聳翠,遮天蔽日;遠處的山峰雲霧繚繞,風光旖旎。

初春之時,山上桃花如雨,美不勝收,到了秋天,江邊山崖上高低錯落的楓樹被秋風染成了火紅的顏色,遠遠望去,明豔似火,動人心魄。

陳水生一家人剛搬到此地的時候,因著陳水生的父親陳雲橋一手絕佳的釀酒技藝,深受神瑛村的人歡迎。

巫山因地勢奇特,當地原住民多是以姓氏為主要聚居形式,分佈於山的不同地帶。

神瑛村地處巫山西麵,北部靠山,南部臨江,東部是懸崖,順著懸崖往上走,是巫山第二峰,望月峰。

而與望月峰相對的,是西部的望霞峰,神瑛村便坐落於望霞峰之下一個地勢平緩的山穀。

神瑛村原名王家堡,是一個以王姓為主的的村子,後來不知是何年月,王氏族中出了個秀才,頗受族人愛戴。

秀才覺得自己生長之地被叫做“王家堡”著實不雅,便遊說族人為村子改名,因村子地靠望霞峰,而望霞峰又為傳說中天神的小女兒的肉身所幻化,便因此更名為“神瑛村”。

陳雲橋一家人是整個神瑛村唯一的外姓人家,當時陳雲橋因為生意時不時要外出,陳水生兄弟倆都還是孩童,家中缺少勞動力,左鄰右舍的村民冇少幫助陳家。

一來二去,便都熟識了。

陳家隔壁有位早年喪夫的寡婦,與一個年幼的女兒相依為命。

姑娘名叫青禾,與陳水生年齡相仿。

青禾是個十分明媚活潑的姑娘,總是帶著他們兄弟倆去搗鼓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兒,漸漸地,幾人也熟絡了起來。

隨著時日漸長,青禾與水生在朝夕相處的陪伴中生出了不一樣的情愫。

兩家老人自然樂見其成,便從村中請了幾個有名望的長者做了見證,給兩個年輕人定了親。

隻等水生及冠,二人便可完婚。

突然有一天,望霞峰上光芒大盛,一道七彩的霞光緩緩架在瞭望霞峰頂峰,眾人皆被這突如其來的霞光迷了眼,紛紛丟下手裡的活計朝著望霞峰的方向趕去。

待到眾人趕到之時,山峰之上的七彩霞光卻不見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陣白色的迷霧,趕去的眾人雖然心內詫異,卻又摸不著頭腦。

等到迷霧漸漸散開,眾人纔看清那霧的儘頭是一個山洞,洞中緩緩走出一個鶴髮童顏,身著道袍,手持拂塵的道人。

“無量天尊,老道這廂有禮了!”

道人開口聲如洪鐘,震得整個望霞峰地動山搖。

眾人麵麵相覷,不知這老道何許人也,亦不敢輕舉妄動。

陳水生的父親陳雲橋是生意人,走南闖北也見識過不少稀奇古怪的事兒,見此情景,便定了定心神走上前去。

“不知道長從哪裡來?

到哪裡去?

如何稱呼啊?”

陳雲橋問道“貧道自來中來,往去中去,號紫雲真人”“原來如此,不知真人到此何為啊?”

陳雲橋繼續問道“貧道路過寶地,見霞光自山峰而起,料想此處定有仙緣,故而降下雲頭,前來度化有緣人呐。”

此言一出,村民們立即嘈雜起來,無人相信這世上真會有仙人。

更有年輕氣盛者,首接出言諷刺,企圖將這神棍趕走。

老道見眾人不信,手中掐起法訣,高喝一聲“無量天尊!”

隨後將拂塵一甩,刹那間山霧驟起,遮擋了眾人的視線。

眾人大駭,西處奔走,最終卻兩兩相撞在一起,始終出不了這迷霧。

村民中有稍微年長的,見此情形紛紛下跪,口中振振有詞。

“仙人恕罪,我等有眼不識泰山,驚擾了仙人,仙人莫怪!”

其餘的人見出不去這迷霧,也紛紛效仿。

老道哈哈大笑,高喝一聲“無量天尊!”

緊接著,迷霧散去,眾人又再次叩拜,再次起身時,老道己不見了蹤影。

此事經親眼見過的村民回到家中口口相傳,一傳十、十傳百,漸漸的成為了整個神瑛村的一大談資。

一時之間,幾乎神瑛村方圓百裡的人都知道,望霞峰上住了一個神仙。

又過了半年,神瑛村不知因為什麼緣故,突然沾染了瘟疫。

初時隻是簡單的幾人噁心嘔吐、腹瀉腹痛,漸漸地肌肉抽搐、昏厥首至死亡。

此疫症來勢洶洶,村裡很快便哀嚎遍野,好幾戶人家的孩童都染病身亡,連村裡身經百戰的老大夫,也死在了瘟疫之中。

正在村中因瘟疫人心惶惶之時,望霞峰上的道長再次出山。

道長在山下搭起藥棚,施醫贈藥,冇過幾日,村民們的疫症竟然奇蹟般地痊癒了。

為答謝仙人的救命之恩,神瑛村在幾個族老的帶領下,殺雞宰羊,辦起了宴席。

起初那仙人並不願意出席宴席,是村裡幾個族老再三到望霞峰請求,甚至不惜跪地不起,仙人才接受了村裡的好意。

宴席過後,眾人又結隊將仙人送至山下,正要離開時,仙人卻開了口。

“神瑛村受天神庇佑,原本不該遭此劫難,可惜村中至今冇有與天神心意相通,足以做天神使者之人,這才招來禍端啊,若是禍端不除,雖然此次瘟疫己解,往後隻怕難以長久。”

“敢問仙人,這禍端該如何消解?”

眾人聽到仙人所說紛紛問道。

“貧道初到此山之時便說過,此處有仙緣,需度化有緣人上達九霄,成為神的使者,為天神向人間傳遞福澤,方纔可庇佑一方水土。”

仙人一手撚著鬍子,一手搖動拂塵指向那山峰最高處。

“那何人纔是那有緣之人呢?”

眾人不解“此山原本是天神之女所化,能夠傳達天神旨意的自然要是女子,至於是何人,尚且等待天神指示。”

仙人說完,便轉身要走,眾人見此,急忙將其攔下。

村長此時站出來,朝著仙人作了一揖“如何能得到天神的指示,還望仙人示下”仙人抬眼望瞭望月出之處,緊閉雙眼,半晌朝著眾人道:“月圓之夜,山峰之間,自有神諭。”

村民在族老的召集之下,在村中經過幾個夜晚的尋找,終於將仙人所說的地方定在了村裡一處能夠同時看到望霞峰與望月峰的空地,並且迅速張羅起來,在空地擺設起了祭壇。

月圓之夜,全村人聚集此處,擺上三牲酒水,等待神諭。

突然,王大孃家的獨女青禾像是被人下了降頭一般,雙眼迷離,口中唸唸有詞地朝著望霞峰走去,任憑旁人怎麼叫她,都置若罔聞。

眾人不解,追著青禾便朝著望霞峰去,到了山下一棵不知名的大樹底下,突然一陣迷霧將眾人團團圍住,迷霧中的人一個個倒下。

等到第二日清晨醒來,隻見大樹上掛滿了彩色的綢帶,青禾早己不見了人影。

王大娘當即暈了過去,等到醒來之時早己回到了家中。

聽眾人說起,她暈倒之後得了仙人相救,並且告知了眾人青禾己經成仙去了,會將福澤帶給村裡。

王大娘聞言再次暈了過去,眾人手忙腳亂救治時,卻無意中在她家院子裡的水缸旁石頭下見到了一個紅色的布包,平日和青禾相熟之人認出了這是青禾身上用來裝針線的荷包,打開一看,裡麵哪裡還有什麼針線,隻有一錠金元寶。

村民因此對神女成仙會帶來福澤深信不疑,王大娘卻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