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李主任上門

-

第三機械廠,主任辦公室。

“大主任,你找我?”許大茂敲了敲門。

“進來說。”李主任招了招手。

“大主任,什麽事?”許大茂直奔主題。

“聽說你們院裏,有人會米語?”李主任說道。

“嗯,那人叫洪國忠。”許大茂點了點頭。

“我們廠要引進一些進口設備,後天就有外國人過來談判,廠裏的翻譯吳承峰,隻會蘇語不會米語,你能讓洪國忠來廠裏幫個忙嗎?”李主任說道。

“洪國忠就是一個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找他幫忙,冇錢可不行。”許大茂皺了皺眉頭。

“不就是錢嗎?他想要多少?二十塊錢夠不夠?”李主任不以為然。

“主任,洪國忠出去釣魚,一天能掙三四百,他去城外打野豬,一天也能掙三四百,給他二十塊錢,他肯定不乾。”許大茂說道。

“他一天能賺三四百?”李主任目瞪口呆,身為第三機械廠的廠長,又是清查組的主任,他一個月的工資,都還冇有三百塊錢。

“大主任,你問一下食堂主任,就知道我說的,是不是真的了。”許大茂說道。

李主任拿起桌子上的座機,當場打了個電話。

“大主任,少了兩百塊錢,洪國忠肯定不願意。”許大茂又道。

“兩百塊錢,你能搞定?”李主任問道。

“我儘量試一下。”許大茂說道。

“行,你去試試吧。”李主任咬了咬牙。

“行,這事我儘力而為,就算我冇有做成,還可以找機床車間覃淮茹或食堂傻柱出馬,他們和洪國忠的關係不錯。”許大茂笑道。

“也好,你這就去找洪國忠。”李主任點了點頭。

許大茂回到自己的辦公室,簡單收拾一番,騎著自行車回到四合院。

聽見敲門的聲音,洪國忠看門一看,問道:“大茂,什麽事?”

“國忠,我有點事,想請你幫個忙。”許大茂說道。

“什麽事?”洪國忠問道。

“廠裏要引進一些進口設備......”許大茂說了一下情況。

“我不是你們機械廠的員工,冇有幫你們廠翻譯的義務。”洪國忠說道。

“我們廠裏可以給你一百塊錢。”許大茂說道。

“一百塊錢?能乾什麽?”洪國忠氣死人不償命的問道。

“我也不廢話了,廠裏的底線是兩百塊錢。”許大茂說道。

“什麽時候?多長時間?”洪國忠問道。

“後天上午,就半天。”許大茂回答道。

“給錢。”洪國忠笑著伸出手。

“錢冇在我身上,等你把事做了,廠裏再給你錢。”許大茂說道。

“我給別人做事,都是先收錢,後做事。”洪國忠笑道。

“我請示一下廠裏,晚上給你答覆。”許大茂心中無奈。

下午兩點左右,李主任在許大茂的帶領下,來到四合院。

許大茂介紹道:“國忠,這是我們機械廠的大主任李主任。”

“你好,國忠。”李主任笑著伸出手。

“你好,李主任。”洪國忠跟對方握了握手。

“國忠,你真的會米語?”李主任問道。

“我自學了九門外語。”洪國忠語出驚人。

“這一頁米語,麻煩你翻譯成炎黃語。”李主任拿出一張寫了不少米語的圖紙。

“數控機床,星國十幾年前發明的,在國外處於淘汰階段。”洪國忠看了看圖紙。

“你看得懂?”李主任難以置信。

洪國忠皺了皺眉頭:“這玩意兒,早就過時了,星國、胡國、東島都有更先進的。”

“更先進的機床,國外也不會賣給我們。”李主任歎道。

地星的數控機床誕生於十幾年前,第三機械廠想要引進的機床,是第一代數控機床。

李主任不是一個好人,洪國忠早就聽說過了。

這次機械廠引進數控機床,必定會被外國人獅子大開口。

給了老外不少錢,買回來的卻是淘汰貨,這是洪國忠不想看到的。

前身是炎黃人,深愛炎黃國。

備受影響的洪國忠,同樣在意這片土地。

心裏雖然厭惡李主任,可他並不想第三機械廠吃虧。

“李主任,你們打算引進幾台數控機床?”洪國忠問道。

“兩台。”李主任也不隱瞞,一台拿來用,一台拿來拆。

“多少錢?”洪國忠又問。

“外國人開價每台一百萬米元。”李主任回答道。

“這種數控機床,每台十萬米元,我都嫌貴。”洪國忠語氣不屑。

按照目前的匯率,十萬米元大概能兌換二十四萬六千炎黃幣。

以洪國忠掌握的技術,能夠造出更先進的數控機床。

“單台不到十萬米元?”李主任目瞪口呆。

“數控機床與你們現在用的手動機床,無非增加了自動操作程式。”洪國忠淡然道。

“據我所知,光是數控機床的電子元件,就要不少錢。”李主任說道。

準備引進的數控機床,在第三機械廠生產床體,造價不到三萬炎黃幣,外購數控機床需要的電子元件,最多兩萬炎黃幣,不過是找不到人編程罷了。

幾萬炎黃幣就能搞定的數控機床,外國人開價一百萬米元,明顯屬於獅子大開口。

看過不少書,拆過不少機床的洪國忠,有能力仿造類似的數控機床。

但在地球那邊找到符合地星科技程度的零件,不是那麽容易。

冇辦法,地星的科技太落後了,地星最先進的數控機床,在地球都淘汰幾十年了。

“李主任,你們真準備用兩百萬米元,從國外購買兩台數控機床?”洪國忠問道。

兩百萬米元摺合成炎黃幣,足有四百九十二萬。

第三機械廠員工的工資,遠遠超過炎黃國的平均工資。

八級鉗工的易中海,月工資都隻有九十九塊五。

四百九十二萬炎黃幣,相當於四萬九千四百四十七個易中海工作一個月的收入。

八級鉗工不是大白菜,哪個八級鉗工冇有工作二三十年?

從業三十年,能夠成為八級鉗工,都是天賦不錯的了。

能用十幾二年時間,晉升為八級鉗工,算得上天賦異稟之輩。

第三機械廠差不多一萬名員工,也僅有幾個八級鉗工。

柳海中過了年都五十五歲了,他還隻是七級鉗工。

整個炎黃國加起來,也冇有三千個八級鉗工。

“國忠,你覺得最低能用多少米元,買下外國人的數控機床?”李主任問道。

“談判是你們的事,我頂多負責翻譯。”洪國忠踢了個皮球,他不是機械廠的員工,也不是談判代表,於情於理,他都不適合橫插一腳。

“你就說一下吧,反正也冇外人。”李主任笑道。

“這種數控機床,在國外屬於淘汰品,單價二十萬米元,應該就能買到。”洪國忠想了想後道,星國的工資、原材料,都比炎黃國貴很多。

出售數控機床的星國人,不可能不賺錢,賺不到錢的生意,誰做?

“國忠,這是你的翻譯費。”李主任給了兩百塊錢,又說了幾句,隨後坐車離去。

-